GDI (Global Domains International) 真的能讓人致富!?
8 月 12
自從決定投入網路市場後,我持續關注各種可能的獲利管道及模式,當然也包括 GDI。但在詳細的評估後,我的答案是:No, thanks!
雖然網路上不少台灣的經營者非常積極的在推動,但我仍有很多疑問,以及思考過後的想法,後者才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重點。
- 羊毛出在羊身上
GDI 採用傳銷模式來發展 .ws (website) 這個網址根域名,即使他是以五代10%的紅利分配方式,也離不開利潤源於己身的問題。這就點出人和錢的問題! - 錢的問題
.ws 域名的價位有沒有競爭力?
以我的角度來看是沒有。因為 .com 的網址一年大概10塊美金就能註冊到,而 .ws 的一年要 35 美金。若以其他經營者網站上的說法,是每個月要付10美金,那一年下來就是120美金。一來遠比 .com 要貴得多,再者是買 .ws 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 人的問題
相信很多人會申請 .ws 網址,單純就是為了賺錢。因為如果不是,那何必花 120 塊美金去弄一個網址?.com 也不過才10美金,而台灣的一年也才 1000 塊台幣。所以簡單說就是繳會費賺錢。那麼,難不成未來所有下線全是衝著賺錢而來,才會申請 .ws 網址?如果這件事情成真,那會有幾種結果,包括:- .ws 網址上沒任何除了傳銷以外的內容,那試問這個 .ws 的價值在那裡?
- 當 .ws 用的人不多時,這個名字自然就不被熟悉,在推展上就會有問題。
- 而當體系末端的人入不敷出一段時間後,他自然會退出,影響上線收益,造成上線也變末端。
- 一年 120 美金就有機會賺錢,不好嗎?
如果是當股東,固定分紅配股,那我覺得很好,但可惜不是。
因為每年繳約 3960 元台幣,還要至少有 10 個下線,這 10 個下線也要乖乖年繳 3960 元台幣,才剛好可以攤平自己的費用。超出10個以後才有得賺,難! - 你說是我自信心不足?
其實不是,這個目標不容易達成的原因,其實我已經在上面先交待了。
因為 .ws 的申請者根本沒有購買 .ws 網址的需求,當需求不穩定,付錢就不穩定,當然收益就更不穩定。
即使大家都是為了賺錢,那也會因為先來後到的問題,自然是有人付出的多,拿回的少(羊毛出在羊身上),那麼你說他會一直乖乖繳錢? - 當需求過於虛幻時,買賣只變成數字遊戲
因為申請者的目的只為賺錢,那麼他會努力去找下線、擴大組織,但這隱含一個思維,就是上線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而下線該乖乖繳錢給他。
這是一個遊戲。當他真的找到一堆下線時,他真的變聰明人。但當下線不在或消失時,他一點也不聰明。
我認為,不要把別人看得太笨,也不要認為自己多聰明。
話說回來,現在在網路上應該怎麼賺錢最不需要成本?
個人覺得,去申請免費的部落格、學著觀察社會動態、寫文章吸引讀者,這樣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發展:
- 可以擴展自己的網路人脈,而且一毛錢都不用花。
- 可以賺點廣告費。像 Google AdSense, BloggerAD, Scupio, ccMedia 等都不錯。
- 可以經銷一些產品,國外的 Amazon, Shopping 等網站都有經銷方式,也就是把他們特定產品的型錄放在自己站上,消費者下單後你就有趴數抽。
- 可以批發商品。有越來越多的貨品是跨國流通的,只要是新鮮有趣或者特別的東西,都可以試著批發銷售。
以上這些方式,除了去批發之外,都不需要花自己一毛錢,又可以增加自己的觀察力。我想還是比 GDI 的作法要務實得多吧~
1 月 04, 2011 @ 22:47:39
你好:
看到這樣一篇文章,讓我感到非常好奇版主的想法。也讓我拜讀了版主20幾篇文章,版主部落格的排版、用色、內容都非常好。是值得學習的。
身為 GDI的用戶,雖然前輩告誡,不要用說服別人的態度來和別人爭辯。
不過我是想以用戶的角度來說明為何我挑選GDI來當經營的目標。
1.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問題。的確是這樣的沒錯,不過,每家公司賣東西不是都要賺消費者的錢。所以這個10美元我把他當成有一部份付了網址費和空間費用,另一部份則類似開店的店租及水電雜支。
2..ws 域名的價位有沒有競爭力?這個還蠻有討論空間的,以IE瀏覽器來說,並不是一個最早期出現使用在瀏覽WWW的產品,不過因為他和windows一起提供所以最後勝出。相同的情形會不會在域名界出現,不得而知,或許未來的.com一文不值也說不一定。
其他的部份我也有一些想法,因為我只是個訪客,不好意思在版主的空間發表太多,所以就此打住。或許打擾了你,在此先說聲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