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發行效能經驗談
8 月 07
網路技術 No Comments / 3,332 views
網路這個無遠弗屆的虛擬通路雖然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商機,但是每個想要投身其中的人不免懷疑:「到底多久能看到效果?」、「是否已經發揮到極致了?」
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疑問漸漸能得到清楚的解答;但它還是具備一定的專業性,需要您花時間去規劃和研究的。以下提供個人的一些經驗:
- 研究工具
- 搜尋引擎
以 Google 為準,yahoo 雖然更新頻率也不算太差,但其透明度很低,不具研究價值。搜尋引擎是作為查詢網路發行狀況的主動查詢工具,同時也是網站尚未和使用者直接接觸前的主要媒合管道。本研究主題希望了解的重點正是向網路發送訊息的時間、效益等。 - 網站分析工具
以 Google Analytics 為準,雖然 yahoo 也提供了站長工具,但實際使用過後覺得功能陽春、資料保存期限極短及系統不穩定。(其優點是更新速度較快)
另外,網站本身也都有流量分析報告,其中也提供了很多極具參考價值的訊息。
本工具主要提供使用者和網頁的關係,包括瀏覽的狀況、頻率、...。 - 網站管理工具
以 Google Webmaster tools 為準,yahoo 未提供相關工具。
本工具主要提供搜尋引擎和網站的關係,包括爬文頻率、效能、爬蟲所發現的網站問題等。 - 網路廣告平台
以 Google AdSense / Google AdWords 為準,yahoo 未全面開放其平台。
本工具主要提供使用者和市場在網站上所呈現的關係。換言之,從廣告的表現可以看出市場的傾向、使用者的接受度、....,也等於勾畫出了這個市場的經濟模型。
大家或許會為 yahoo 感到委屈,覺得本文好像是 Google 的推廣文。但事實上就是如此,yahoo 一直專注在其網路利益的開發,卻極少著墨於網路平台的規劃和開放。不然個人倒頗樂見網路上有更多元的發展,而非一面倒向 Google。
- 搜尋引擎
- 觀察指標
- 是否被搜尋引擎收錄
讀者可以在 Google搜尋引擎 上輸入「site:網域名稱」來查詢,例如「site:www.qna.tw」就會列出本站在搜尋引擎內的收錄狀況。 - 依特定關鍵字查詢的排行
確認被搜尋引擎收錄後,改以該網頁相關的關鍵字(組)去查詢,並且觀察網頁的排行位置。一般而言,用詞越簡單、排行越前面越好。例如查詢「office 檔案」可以發現本站的《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一文被收錄在第一頁的第一筆位置,這代表發行狀態良好。
註:yahoo的不準,該網站的查詢結果大多經人工的調整。 - 解讀網站分析數據
分析數據的解讀是項極大的工程,也具有高度的專業性,有機會再逐一撰文分享。就各次發行的角度應注意的包括:
a. 流量來源中的搜尋引擎部份代表發行的效益;
b. 推薦連結部份則代表傳播效益;
c. 發行內容的展示狀況(包括數量、新訪客數等);
d. 各搜尋引擎帶入的訪客則突顯了發行內容的訪客傾向和分佈;
e. 搜尋關鍵字的使用則提示了使用者的直覺,可作為逆向迎合的研究基礎。
其他更多資訊可逕自研究 Google analytics 平台。 - 解讀網路管理情報
這部份的情報主要是搜尋引擎和網站的互動狀況,包含不少搜尋引擎機器人的運作狀況,例如機器人的造訪量、速度和內容評分的概況。另外,網頁的交互連結狀況也是極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內容分析部份則提供了許多搜尋引擎對網頁的查核結果等等。此外,也可以透過 sitemap 或 robots.txt 的方式來回報網頁的發行和爬文的規則等等。 - PageRank 數據
這個數據基本上是以 Google Toolbar 的查詢結果為準,但網路上也有不少查詢網站,可以透過 Page Rank Checker 來搜尋相關網站。而在前一項的網路管理情報中則可由內容評分大略推斷可能的得分。 - 廣告市場水溫
可根據發行內容的關鍵字,透過搜尋引擎來查詢相關內容,並且注意其相關的廣告內容和商家,這突顯了該內容所可能觸及的市場。而後,透過 Google AdSense 的廣告設定,來追蹤該內容的廣告展示狀況,更甚者觀察其收益表現。另外,從 Google AdWords 也可以透過逆向操作,在設定廣告組的過程中查到廣告詞所能關聯到的宣傳通路和其發行概況,這是頗值得玩味的。
- 是否被搜尋引擎收錄
- 時效概況
前面講了這麼多觀察指標,但事實上這些資料並不是發行文章後馬上就能取得,而是要等待不同的時間後,才能彙整出來。以下分享各類報告的整理時效,免得大家空等待。- 是否被搜尋引擎收錄
約2~5天。Google 搜尋引擎似乎有二套系統在一週內交替運作,所以有可能出現暫時的變化。 - 依特定關鍵字查詢的排行
約2~5天,但排行可能有異動。
- 解讀網站分析數據
即時~半天。網站自己的分析報告可以立即取得,Google analytics 則約有半天的時間差。 - 解讀網路管理情報
機器人造訪報告:約一週更新一次(11/18)。
交互連結狀況:約一個月。
內容分析狀況:約一個月。
sitemap 解析:約二天。
robots 設定:約一週。 - Page Rank
約一個月更新一次,但一般網站都是快速達到瓶頸分數後,就難以突破。 - 廣告市場水溫
廣告媒合:依網頁展示次數,基本上展示數次後即可正確媒合。
廣告展示:約2小時的延遲。
廣告查詢:無限制
宣傳通路:無限制,但其內容更新推測應為按月更新。
- 是否被搜尋引擎收錄
- 具體作法
從上面的說明大家應該會發現從事「網路發行」工作是一件極度費時,而且高度經驗導向的事情。沒掌握到要領之前,很容易作白工,消失在廣大的網海中。但如果運用得宜,就有可能在最短時間、最少成本、極簡模式下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或創造最大商機。而這不就是網路最吸引人的地方嗎?有了上述的各項經驗和工具,大家就可以務實檢視每一次的發行動作,包括:事前的計劃、預計的效益、執行、後續的追蹤、實際效益的分析等等。從工具的熟悉、資訊的意義開始,再依據各種時間需求來安排最適合的運作程序,加以落實。就能在一次次的演練之後,掌握到網路發行的技巧、累積發行實力,這時候便可以朝向同步作業和前置作業來努力。
所謂同步作業,就是以「知」為原則,如何讓自己的發行能力跟上社會的脈動,得以在第一時間將資訊透過網路傳播出去。
而前置作業則是以「領」為原則,如何讓發行內容能引領社會風潮,不曲高和寡,不故步自封,而能在適當的時間引領社會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這些都是在熟悉發行事宜後,值得思考的事情。